伊园甸庥园2024直达入口_精品伊犁园区入口_永久已满18从此进在线观看

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育时报》:文化立校:立足教育核心发力

时间:2018-11-13 11:15来源:济水一中 作者:《教育时报》 点击:

 ——河南教改成果联合采访济源站之“济水一中篇”

 

网络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INeaM4Yx0NxQt2NK1x9BA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体现在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上,也是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更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济源市在践行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性探索教育活动等方面,已经构建和形成了有品位、有质量的校园文化图景,培育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1月1日下午,河南教改成果联合采访团走进了济源市济水一中,近距离感受济源市的文化教育。

有根的文化: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朗诵,诵出了孩子们对祖国母亲的祝福与热爱;戏曲,唱出了孩子们对家乡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时装秀,走出了孩子们的灵动与创意……在济水一中的校园里,能够看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开学第一课,济源市济水第一中学不搞集体宣誓,而是让学生集体背诵《少年中国说》。学期中间,学校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社会公德教育。期末开设“诚信”考场,实行无人监考,给每个学生播下诚信的种子。校园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为学生广泛搭建展示的平台。

近些年,该校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经典照亮人生、课本剧展演、经典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育时报记者了解到,该校2015级9班学生李张玉发起并组织的“班级志愿队”坚持到济源市钟楼街的“爱心粥铺”进行志愿服务,一干就是两年多,温暖了一条街,感动了一座城。

在这里,教育时报记者深深感受到:浸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得到了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为学生源源不断输入成长的力量。

有课程的文化:成就教育的原动力

 

11月1日下午,河南教改成果联合采访团来到济水一中,对他们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进行了深入采访,他们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实践,带给采访者深深的震撼。课程文化,已经成为济源教育文化的一大核心组成部分。

“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经历着、体验着、收获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课程研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实施中得以培养、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走出困境、实现突围,加快了发展,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济水一中教育集团校长慎玉杰说。

教育时报记者发现,济水一中在课程改革方面本着“全科推进、全面实施、重点突破”的方法,全面启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大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提升办学品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课程建设助推育人模式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用多彩课程打造学校核心文化,奠基师生幸福人生。

近年来,济水一中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切入点,以校本教研、学科整合优化为驱动,全力推进语文、数学、英语等13个学科课程建设,深化“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学科课程建设如火如荼,科科有纲要、堂堂有课案、周周有活动、期期有展评。

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还提升了济水一中全体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济水一中校长慎玉杰介绍:学校有“创客课程”,来源于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和科技节活动。学校也连年荣获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数百名学生在国家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并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和省级奖项。

采访中,学生社团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学校的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基于核心素养,组建学生社团,开设学生社团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举办社团课程成果展示和展演,评选出优秀社团给予奖励。学生社团在学校大型活动,以及中美、中韩国际友好交流等涉外活动中,参与接待和交流展示,屡次受到好评。

教育时报记者发现,济水一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实施重点突破,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节日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入校离校课程、主题教育课程、文明志愿服务等活动相结合,通过对活动的课程化设计和系列化、规范化实施,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与落地。据介绍,目前,已经构建的综合实践拓展课程有:校园节日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入校离校课程、主题教育课程共五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育时报记者发现,带有前瞻性的学科课程建设,让济源的老师已经逐渐学会从核心素养的高度、从学科教育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学科,从整合、拓展的角度寻找、梳理课程资源,这是学校课程构建中最有价值的思考。在这里,课程文化,已经成为奠基师生成长、成就教育品质发展的核心文化,也是最稳固最有力的文化。

有未来的文化:品牌教育助推学校发展

 

“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近些年来,我们不断积淀传承学校优秀文化,让学校不断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提及济水一中的文化品牌教育,慎玉杰颇有感触地说。

走进济水一中,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让教育时报记者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生命力。该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亮点,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2013-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是该校在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目前省内外在该领域极具推广应用价值的最新成果。

“我们学校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要给学生创造出‘不好意思不好好学习、不好意思不好好做人’的浓厚育人氛围。”慎玉杰说,这套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从2012年就已经全面启动,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装进这项全校性的大课题中,以研究带动评价观念、育人方式转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教育时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原则是“一天一考核、一日一反思、一周一等级、周初即归零”,实行学队成员间的捆绑评价、导师和受导学生间的捆绑评价策略。学校将评价方式转变为杠杆,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改革、驱动班级管理创新、优化学生活动开展;以评价育人为导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评价激励为手段,打破常规,完善落实学校评优评先办法,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学队至学生个体的梯度等级评价体系。

济水一中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创新,扭转了唯分数论的观念,强调了育人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济源市教育局局长刘善祥在接受采访时说:“知识和文化是两码事。什么是文化,字典上解释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包括四个要点: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济源的文化居全国前列,教育也要努力。”

有质量的文化:行走的课堂助力文化育人

 

“我们两天一夜徒步100余里,在汗水和疼痛间学会坚强和坚持,实现了自我挑战和超越。”近日,济水一中学生安泽楷和教育时报记者谈起研学旅行时,对学校组织的“探索科技魅力,感受美丽乡村,聆听革命故事”这一次活动记忆深刻,感受颇多。

2015年以来,济源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大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之一,这在我省尚属首例。2016年,济源市下发《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济源实验区实施方案》,确定18个研学旅行试点学校,成立联席会议制度。除此之外,济源市还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建立研学旅行活动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机制,积极探索研学旅行经费“政府拨一点、学校筹一点、家庭拿一点”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贫困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费用减免和学生互助、社会捐助制度,还出台科学评价机制,要求各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济水一中借助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发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在留庄英雄民兵营和杜八连革命英雄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在黄河明珠小浪底进行三天两夜体验拓展,在王屋山红色教育基地和地质博物馆开展综合实践,传承愚公移山精神,全面拓展学生素质能力。学校还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学生国际视野,每年都组织学生赴韩国、美国等地开展国际研学旅行,努力用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搭建成长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助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研学旅行把整个世界、整个社会都变成行走的大课堂,培养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追求。”济源市教育局刘善祥局长在接受教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本文根据《教育时报》原版整理)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 莱阳市| 丹棱县| 晋中市| 静安区| 韩城市| 孝感市| 鄯善县| 富民县| 高尔夫|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