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暨观摩会在郑州举行,我代表济源市参加优质课评比并聆听了全体参赛教师的教学活动。讲课中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激烈的比拼和专家们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35节课各有各的特点,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都让我受益匪浅: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绪言课上,琳琅满目的美丽图片把同学们带入了异彩纷呈的化学世界;点墨成画的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引入《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还有的教师以歌曲导入,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35节课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并且实验中颇有创新。
二、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在听课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几十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要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在以后教学中,一定加大学生实验的开展,药品用量大,可做微型实验;仪器不够,可让学生将生活用品代替或改装。例如:矿泉水瓶剪开就成漏斗和烧杯;药瓶就变为药剂瓶;筷子代替玻璃棒;吸管变成导管,将食品垫板改成多孔井穴板等等。只有做了,学生才会有体会和收获,才会有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也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次活动的感受,共同思考还存在的疑惑。